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公司党史学习教育团走进红旗渠现址,追寻先辈足迹,记录红色故事。
7月11日上午9时团队到达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站—青年洞。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为“青年洞”,洞名由郭沫若亲笔题写。经过团队的实地考察,青年洞地势复杂,周围有被火药炸裂的痕迹,洞内光线黑暗,更显青年洞的幽深绵长的特点。之后团队成员又来到一线天,感受山峰的险要,亲身体会了当年修渠先辈们的艰难。
如果说现场参观是直观的感受和体验,那么团队来到纪念馆,则是赋予了团队成员对红旗渠精神理解的纵深。跨越六十余年的历史,红旗渠精神从诞生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7月12日,团队抵达第二站红旗渠纪念馆——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传承红旗渠历史的一座展馆。馆名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馆体犹如舞动的渠、流动的水,是红旗渠形态的抽象表达。在展馆里可以清楚地全面地了解到红旗渠的修建历史以及修建过程的困难,从工程建设到渠系布置再到感人事迹,使队员们对红旗渠具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7月13日,为了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红旗渠建造的全过程,理解其时代背景,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团队成员一同于线上观看了央视的《红旗渠》纪录片。该纪录片分别从红旗渠的建造背景、建造过程、如何克服种种苦难,以及红旗渠精神产生的深远影响等多个方面,详细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为了改变命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畏万难,在太行山腰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
在观看过程中,团队成员们的情绪随着纪录片的推进起起伏伏。颗粒无收的绝望,家破人亡的哀痛,勇担重任的决心,开闸放水的欢喜,无不令成员们动容。
“百年的风让山河天翻地覆,百年的梦让人心有了温度。”在团队成员们看来红旗渠正是这句歌词的缩影,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不仅有了改变山河的勇气,也让生活越来越好。无数党员迎着困难前赴后继,多少人青丝变白发,青春献热土,每一步都走的铭心刻骨。“多少姓名化星辰星辰照来路,原来这颗心还灿烂如初”,通过这次实践活动的学习,成员们明白了党的初心,学习了红旗渠精神,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团队成员一定会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为党和国家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